民族职业学校是以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主要承担民族地区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下是具体信息整合:
定义与定位 民族职业学校是专门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通常由国家或地方民族事务委员会与政府共建,注重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
办学特色
- 专业设置: 涵盖民族语言、文化、艺术、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特色专业,部分院校还开设教师教育专业(如小学、学前教育)。 - 实践导向
代表院校 -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1928年创办,2015年国家民委与黑龙江共建,开设20个高职专业,承担民族预科培养任务。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前身为1901年创办的贞信女子学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专科,是湖南省唯一招收教师教育专业的民族院校。 - 广西民族职业学院:2019年成立,是广西首个民族类综合高职高专院校,规划在校生1.6万人。
社会服务
通过技术培训、文化教育等方式,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