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餐是家园共育的重要环节,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基本规范要求
身份与资格 需提前向学校报备并获得邀请函,确保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无传染性疾病。部分学校要求家长配合提供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等防控信息。
着装与行为
穿着整洁得体,避免过于休闲或暴露的服装;不携带宠物、食物等物品进入食堂。用餐期间保持安静,不随意离场或奔跑打闹,尊重食堂工作人员。
费用与记录
若实行付费陪餐(如缴纳14元餐费),需与学生同价位、同菜式。用餐后认真填写《陪餐记录表》,客观评价饭菜质量、营养搭配及服务态度。
二、食品安全与监督
观察与反馈
通过“三看”(色泽、气味、口感)、“三尝”流程检查食物新鲜度、卫生状况,若发现异常(如异味、变质)需立即向学校反映。注意观察孩子用餐习惯,引导其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良好习惯。
配合检查
配合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可现场品尝饭菜并与学生餐食对比,确保无安全隐患。若发现疑似食物中毒症状,需及时报告行政管理人员。
三、沟通与协作
积极互动
与食堂工作人员保持良好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其他家长交流育儿经验时注意场合,避免干扰正常教学。
信息保密
未经学校同意,不得擅自发布陪餐过程中的评价或学生信息。
四、其他注意事项
健康要求: 陪餐当天如身体不适需提前告知学校取消陪餐。 文明礼仪
通过以上规范,既能保障孩子饮食安全,又能促进家园共育,共同维护良好的校园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