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亲戚称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主要分为祖辈、父辈和母辈等体系,具体如下:
一、祖辈称呼
曾祖父/曾祖母 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称为 太爷爷/太奶奶
。
外曾祖父/外曾祖母
妈妈的爷爷/奶奶,称为 太姥爷/太姥姥。
叔祖父/叔祖母
爷爷的兄弟,称为 大爷(二声)、二爷(二声)、三爷(二声);爷爷的姐妹,称为 姑奶奶、大姑奶奶、二姑奶奶。
伯父/伯母
爸爸的哥哥,称为 大爷(四声)、二大爷、三大爷;伯父的妻子,称为 大娘、二娘、三娘。
二、父辈称呼
叔父/叔母
爸爸的弟弟,称为 二叔、三叔,最后一个儿子称为 老叔;叔父的妻子,称为 婶婶。
舅公/舅母
爸爸的舅舅,称为 舅爷(二声);舅公的妻子,称为 舅奶。
姑父/姑母
爸爸的姑姑,称为 姑奶;姑父的妻子,称为 姑妈。
三、母辈称呼
姨母/姨夫
妈妈的姐妹,称为 姨姨,丈夫称为 姨夫(老姨夫/小姨夫)。
舅父/舅母
妈妈的舅舅,称为 舅舅,妻子称为 舅妈(老舅妈/小舅妈)。
四、其他特殊称呼
堂哥/堂弟: 伯伯/叔叔的儿子,统称 堂哥/堂弟
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舅舅/姨妈的儿子/女儿,统称 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连襟:哥哥的妻子与弟弟的妻子互称 连襟。
注意事项
排行顺序以年龄长幼区分,如大舅、二舅等。
部分称呼存在地域差异,如“太姥爷”是东北特有称呼,其他地区可能用“外曾祖母”。
以上称呼多来源于民间习惯,正式场合建议结合家庭习惯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