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金及附加的计提涉及以下步骤,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税法要求进行操作:
一、税金及附加的组成
主要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
二、计提步骤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税法规定和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应缴税款
- 增值税: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 其他附加税:如城建税=增值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增值税×3%,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2%。 计提附加税金
根据计算结果,借记“税金及附加”科目,贷记“应交税费”下的对应科目(如“应交城建税”“应交教育费附加”)。
会计分录示例
假设某企业当月增值税为1万元,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
$$借:税金及附加 1.23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 700元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3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200元$$。
三、注意事项
科目设置
- 在财务系统中需正确设置增值税、附加税及附加税的科目,确保金额匹配。
-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附加税的计税依据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
计提频率
- 增值税按月计算,附加税随增值税变动。
- 其他税费(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通常按季度或年度计提。
减免政策
部分附加税(如城建税)可享受减免政策,需根据当地政策调整税率或免征额度。
账务处理
- 计提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实际缴纳时再做支付分录。
四、工具辅助
可使用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的自动计算功能,输入销项、进项等数据后自动生成税金及附加金额。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规范计提税金及附加,确保财务数据准确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