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制原始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需遵循规范性和准确性要求。以下是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填制前的准备
明确凭证种类 根据经济业务性质选择对应凭证类型,如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
收集原始资料
整理与经济业务相关的合同、发票、收据等支持文件。
二、填制步骤
基本信息填写
- 凭证号码: 按时间顺序递增,便于后续查核。 - 日期
- 摘要:简明描述交易内容,如“购买办公用品”。
- 制单人与审核人:填写制单人姓名及职务、审核人签名。
核心内容填写 - 会计科目:
准确填写借方和贷方科目名称及编码,确保借贷平衡。
- 金额填写:
- 大写金额需规范(如壹仟元整),小写需与原始凭证一致,禁止用简化字(如“万”应为“10,000”)。
- 金额栏需同时填写大写和小写,且两者必须相符。
其他要素完善 - 接受凭证方:
填写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
- 数量与单价:明确标注实物数量及单价。
- 附件说明:附上相关票据、合同等原始文件。
三、填制要求
真实性:
内容必须与实际业务相符,杜绝虚假记录。
完整性:
所有必填项目(如日期、金额、签名)需完整无缺漏。
规范性:
- 采用统一格式(如全国统一会计制度要求)。
- 数字书写规范,复写凭证需保持行列清晰。
及时性:
经济业务发生后需立即填制,避免事后补制。
四、审核与传递
审核要点:
- 核对借贷方金额是否平衡。 - 审查摘要是否清晰,科目是否正确。 - 签章是否齐全(经办人、审核人、制单人)。
传递程序:
按规定流程传递至财务部门,确保凭证安全。
五、注意事项
特殊业务处理:跨期费用、预付款等需按会计准则单独处理。
错误更正:若发现错误,需按规定方法(如划线更正法)修改,严禁涂改。
保管要求:原始凭证需定期归档,确保可追溯性。
通过规范填制,可有效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为财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