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6000年前,具体发展阶段如下:
起源阶段(约6000年前) 在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4000年)和半坡文化(约公元前5500-4500年)遗址中,发现了刻划符号和图画文字,这些符号整齐规划,具备简单文字特征,被认为是汉字的萌芽。
早期文字系统(夏商时期)
- 甲骨文(约公元前14世纪): 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汉字的直系祖先,主要用于占卜。 - 金文(周代)
形成与规范(秦朝)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成为官方规范字体,奠定了汉字基本形态,后续发展出隶书、楷书等七体。
总结:
汉字起源可追溯至约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但形成系统的文字工具(如甲骨文)始于商代,秦朝则实现了文字的规范化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