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对越南的影响始于秦朝,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个关键阶段:
秦朝(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越南北部纳入版图,设立“象郡”,并推行“书同文”政策,汉字首次作为官方文字传入越南。这一时期,汉字与中原文化(如农业技术、礼仪制度)同步传播,为越南奠定了汉化基础。
汉朝(公元前111年—公元902年)
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设立“交趾刺史”,汉字成为越南正式官方文字,广泛应用于朝廷文书、科举考试及文学创作。汉文化全面渗透越南社会,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深度汉化。
持续影响至现代(1800年)
即使越南在19世纪末独立后,汉字仍作为官方文字延续使用,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被废除。汉字不仅是越南历史文献的核心载体,也深刻影响了其语言体系、教育传统及文化认同。
综上,汉字对越南的影响跨越千年,从秦朝的初步引入到汉朝的全面推行,最终成为其文化根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