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时间可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按历史顺序排列如下:
甲骨文(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最早的汉字形态,刻于龟甲和兽骨,用于占卜和记录,保留大量象形和指事特征。
金文(约公元前11世纪-前3世纪)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字形较甲骨文规范,逐渐形成稳定字体,与现代汉字相似度较高。
小篆(秦朝)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推行,由李斯整理简化,成为官方标准字体,结构更规范简洁。
隶书(汉朝)
替代小篆成为主流书写形式,笔画横平竖直,标志着汉字由繁转简,为楷书奠定基础。
楷书(魏晋-唐代)
结构固定,书写规范,成为历代正统文字,形成现代汉字的基本框架。
补充说明:
汉字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但成熟文字体系形成于商代甲骨文。- 中古汉字(220-1279年)和现代汉字(1279年后)阶段在权威资料中未明确划分时间节点,故未单独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