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时谎称高学历属于严重的不诚信行为,可能面临法律后果和职业损失。以下是具体处理建议:
一、立即停止使用虚假信息
停止伪造材料:
立即撤回简历、面试中使用的虚假学历证明,避免进一步误导用人单位。
主动沟通说明:
向招聘方坦诚错误,承认学历造假行为,并表达愿意承担后果的诚意。
二、承担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解除权:
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以欺诈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经济赔偿风险:
若因学历造假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刑事责任:
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刑法》第280条规定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三、弥补与重建信誉
学历补正:
通过正规途径获取真实学历,或参加职业培训、技能认证提升竞争力。
职业信誉修复:
通过勤奋工作、专业表现逐步重建信任,避免未来再次使用虚假信息。
四、用人单位防范措施
严格背景调查:
核实学历证书真实性,要求提供学信网记录或第三方认证。
合同条款约定:
在录用合同中明确学历真实性要求及违约条款。
总结:谎称高学历可能面临解雇、赔偿甚至刑事责任,建议立即坦诚并采取补救措施。未来求职应坚持诚信原则,通过真实能力赢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