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主要学习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知识,课程体系涵盖理论基础、核心技术和实践应用。以下是核心内容梳理:
一、基础课程(数学与物理)
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贯穿基础阶段)
物理:大学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理解电子技术基础)
计算机:C/C++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基础应用能力)
二、专业基础课程
电路技术: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系统核心)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分析核心)
三、核心课程(技术方向)
控制与机器人:PLC编程、工业机器人技术、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方向)
传感器与检测: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智能控制(感知与执行核心)
电力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供配电技术(电力领域应用)
四、实践与前沿课程
系统设计:自动化系统设计、控制系统仿真(工程实践能力)
新兴技术:5G+工业物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方向)
五、选修方向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智能设备开发)
智能检测:智能检测技术(质量与安全领域)
航空航天:无人机导航、自主系统(特殊领域应用)
总结:自动化专业以数学、物理、电子技术为基石,通过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等核心课程构建系统分析能力,结合实践与前沿技术培养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建议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PLC编程及工业机器人技术,同时关注人工智能与工业物联网等新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