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核查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查主体与方式
学校主导核查
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相关部门负责,通过线上平台(如北京体育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或线下方式(电话、邮件、实地走访)进行。
重点核查对象
- 未就业者需主动申报就业状态(如工作、考研、出国等);
- 已就业者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证明等材料。
二、核查内容
就业状态(已就业/未就业/进修/出国等);
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薪酬等就业信息;
就业辅导完成情况。
三、操作步骤
登录平台
访问学校官方就业管理平台(如jy.bsu.edu.cn),使用学号和密码登录。
数据填报与更新
- 按《就业去向分类界定及登记情况说明》填写或更新就业信息;
- 提交电子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社保证明等)。
特殊情况处理
- 未就业者需在系统申报具体去向(如待就业、拟考研等);
- 已就业者需在收到录用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劳动合同签订并上传。
四、注意事项
信息真实性
所有信息需与学历证书、证明材料保持一致,虚假信息将影响后续就业或评优。
隐私保护
仅提供必要信息(如身份证号仅用于核验,非共享),并注意信息安全。
主动沟通
若对核查结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学校或用人单位联系说明情况。
五、时间节点
各高校通常在每年10月左右开展核查工作(如北京体育大学要求毕业生在10月12日前完成核查)。
六、补办流程
若未及时完成核查,可联系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证明材料补办。
以上流程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其他高校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毕业生及时关注学校通知,确保信息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