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供需状况的填写,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分类,并注意不同场景下的具体要求。以下是综合整理:
一、就业状况填写方式
根据搜索结果,就业状况通常有以下九种填写方式:
在岗:
需注明工作单位名称及任职时间
待(下)岗:
适用于暂时未就业但计划近期就业的人员
失业:
当前无业且未积极寻找工作
退休:
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停止工作
离休:
因退休或离职后未再就业
退职/退养(内退):
因健康或政策原因离开岗位
病休:
因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暂停工作
其他:
无法归类到上述状态的特殊情况
二、填写注意事项
在职人员:
需完整填写工作单位名称、入职时间、离职时间(如适用)
失业或待业人员:
建议在就业状况栏填写"待业",并在备注中说明原因(如"积极求职中")
退休及以上人员:
选择"退休"或"离休",无需提供工作单位信息
特殊情况:
若从事自由职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可选择"其他"并补充说明
三、补充说明
时间范围:就业状态需覆盖当前时间点的前后时段,例如"2020年1月-2023年12月"或"2024年5月-至今"
地区差异:部分地区可能对就业统计有特殊分类(如"灵活就业"单独类别),建议提前咨询相关部门
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符合的选项,并确保与简历、求职信内容一致。若对分类有疑问,可咨询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或当地就业服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