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愿填报卡高中部分的填写,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志愿填报流程
纸质填报 首先在纸质志愿表上填写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并选择第一、二、三志愿(仅第一志愿享受指标生份额)。填写后需家长签字确认。
网上填报
纸质志愿提交后,通过指定平台进行网上填报,数据将上传至教育局。部分城市(如绵阳)允许在成绩未出前修改志愿,但仅限1次。
二、志愿填报策略
分数定位
- 通过三次模考成绩分析学业水平,计算预估分数(如调整难度系数)。 - 对比目标高中近3年录取分数线(统招/指标生线),划分“冲高”“稳妥”“保底”三类志愿。
志愿梯度设置
- 冲高志愿: 选择预估分数线上10-15分的学校(如统招目标可冲刺A+校)。 - 稳妥志愿
指标生政策
了解本校指标生名额及校内排名,建议将指标生志愿填报在统招志愿之前,并选择比统招志愿高一档的学校。
三、注意事项
信息核对
填写前务必核对个人信息(如联系方式)的准确性,避免影响成绩短信接收。 - 线上系统首次登录需确认手机号为成绩短信接收号码。
批次与专业选择
- 普通高中分提前录取(含学科特长类、指标生等)和正常录取(分5个批次、10个阶段)。 - 专业组填报时需先填学校代码,再填专业组代码,最多可填6个专业。
政策差异
不同城市政策存在差异(如指标生线分值、志愿批次设置),需结合本地《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填报。
建议填报前与老师充分沟通,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