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回访记录是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收集反馈意见的重要工具,其内容需全面、系统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对学校就业服务的评价。以下是具体内容的构成建议:
一、基础信息部分
毕业生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学历、专业、年级、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
就业单位与岗位
明确标注就业单位名称、所在城市、职务、工作部门及是否转岗。
二、工作状况核心内容
薪资与福利
- 月薪、奖金、社保等具体待遇。
- 其他福利(如交通补贴、培训机会等)。
工作强度与压力
描述每日工作时长、项目周期、任务负荷等。
- 经济压力感知及应对方式。
职业发展空间
- 近期晋升情况、培训机会及职业规划匹配度。
三、对学校服务的评价
就业指导与课程反馈
对职业规划课程、求职技巧培训的实用性评价。
- 建议与改进方向(如增加行业案例分析)。
校企合作满意度
对实习基地、就业推荐等合作项目的评价。
- 对未来合作的期望(如建立长期就业推荐机制)。
四、其他重要信息
工作环境与团队协作
上级管理风格、团队氛围及跨部门协作体验。
社会贡献与职业成就
参与项目、获得的荣誉或技能提升情况。
其他建议与意见
开放式问题收集,涵盖教学、管理、政策等多方面。
记录格式建议
结构化表格: 分栏记录上述内容,便于数据统计与分析。 定期回访
多方验证:通过企业、同学、家长等多维度获取信息,确保客观性。
通过以上内容的设计,既能全面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又能为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改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