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志愿表填写需注意以下要点,并结合样本模板进行操作:
一、志愿填报模式
"院校专业组+专业"模式 - 各院校设置1个或多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包含若干专业,考生需在专业组内选择专业。
- 例如:A大学专业组4(物理+不限)可填报通信工程,专业组5(物理+化学/生物)可填报临床医学。
"专业(类)+学校"模式
- 支持不同组合:
- 不同专业不同学校
- 不同专业同一学校
- 同一专业不同学校。
二、志愿填报规则
志愿数量: 本科普通批次最多24个志愿,专科普通批次8个志愿。 每个志愿组内最多填报4个专业(本科)或6个专业(专科)。 专业调剂
必须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部分批次(如本科提前批)不设此选项。
批次设置:
本科提前批:4个顺序志愿(1:1.2投档)。
本科普通批/专科批:均设24/8个平行志愿(1:1投档)。
三、志愿表填写步骤
个人信息 - 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考生号、所在省份等基础信息。
院校志愿
- 按"院校专业组+专业"或"专业+学校"模式填报,注意专业组与志愿顺序对应。
专业志愿
- 在每个院校志愿组内填报4个专业,可勾选是否服从调剂。
特殊说明
- 填写是否报考艺术、师范、军事等特殊类别,以及加分项目、特长信息等。
四、注意事项
冲、稳、保策略: 建议设置6-10个冲志愿(如比目标院校分数高20分以上)、30-40个稳志愿(目标院校及附近院校)、10-15个保底志愿。 地域差异
部分省份(如黑龙江、河南)采用"院校专业组+专业"模式,而贵州等省份支持96个志愿的"专业+学校"模式,需根据所在省份规则调整。
核对修改:
填写完成后务必核对信息准确性,避免遗漏或重复。
建议结合自身分数、兴趣和职业规划,参考近3年录取数据,咨询老师或学长学姐制定志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