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在就业期间发生工伤的赔偿问题需根据其是否办理退休手续及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进行区分,具体如下:
一、退休人员工伤赔偿的基本原则
退休手续与劳动关系认定 - 若已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则与用人单位形成 劳务关系
,工伤不再认定为工伤,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而按 人身损害赔偿处理。
- 若未办理退休手续或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则仍视为 劳动关系,可按《工伤保险条例》要求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赔偿依据与标准
- 人身损害赔偿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等。
- 工伤保险待遇(若适用)则包含医疗费用、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二、具体赔偿项目与计算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项目
- 医疗费: 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票据及诊断证明确定。 - 误工费
-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护理人数及期限确定。
- 交通费:实际发生且必要的费用。
- 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标准。
- 营养费:根据伤残情况由医疗机构建议确定。
伤残相关赔偿 - 若构成伤残,还需赔偿 残疾赔偿金
(按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计算,60岁以上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岁以上按5年计算)。
- 残疾辅助器具费: 按普通适用器具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三、特殊注意事项 退休返聘人员
- 若退休后返聘期间发生工伤,通常按劳务关系处理,但若用人单位已为其缴纳工伤保险,则可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若未缴纳工伤保险,则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责任。
赔偿程序
- 首先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
- 法律援助机构可提供免费法律支持。
四、案例参考
某案例中,退休人员王大爷因工作受伤,法院认定雇佣关系成立,判决用人单位承担80%责任,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5万元。另一案例中,退休返聘人员赵某某因工伤无法工作,但单位未参保,最终按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获得赔偿。
总结
退休人员工伤赔偿需结合退休状态与用工性质判断,建议受伤后及时收集医疗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