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填报志愿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机制和规则如下:
一、基本定义
调剂是指在平行志愿录取阶段,当考生未被第一志愿录取时,系统根据考生成绩、招生计划及志愿填报规则,将考生分配到其他平行志愿中的空缺专业或院校。
二、主要类型
校内调剂 当考生分数达到报考院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分数线时,系统会在该校未录满的专业中调剂其他专业。例如,考生A报考某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未被录取,但分数达到该校投档线,系统会将其调剂到该校数学、物理等专业中招录不足的名额。
跨校调剂
若考生分数未达到任何一所报考院校的投档线,则需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但部分院校会保留少量计划用于跨校调剂,考生可被其他院校录取。
三、关键规则
服从调剂的要求
- 考生需在填报志愿时勾选“服从专业调剂”选项,系统才会考虑将考生分配到其他专业。
- 若未勾选,则按“专业优先”规则录取,即优先录取考生填报的专业。
调剂流程
- 高校在完成第一志愿录取后,对未达分数线考生开放调剂志愿填报通道。
- 考生需在指定时间内提交调剂申请,系统根据分数、招生计划及专业需求进行匹配。
四、注意事项
信息确认: 考生需仔细阅读招生计划手册,确认专业调剂条款,避免因信息误差影响录取。 职业规划
通过以上机制,调剂既为考生提供了增加录取机会的途径,也体现了高校在招生计划执行中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