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合同未到期时如何续签的问题,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具体说明如下:
一、续签前提条件
双方协商一致:
续签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协商并达成书面协议,变更劳动合同内容。
不存在终止情形:
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如劳动者严重违纪、重大过错等),则无法续签。
二、续签操作流程
提前通知
用人单位需在劳动合同到期前30日以书面形式(如《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向劳动者发出续签意向。
- 若用人单位希望维持或提高原合同条件续签,需明确说明续签条件。
协商与签约
- 双方就续签条款进行协商,包括合同期限(通常为2年)、薪资待遇、工作内容等核心条款。
- 协商一致后,签订书面续签合同,双方各执一份。
特殊情况处理
- 若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用人单位可与其沟通了解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如调整薪资、岗位等)。
- 劳动者因薪资、岗位等问题提出异议时,需在续签前与上级沟通解决。
- 若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签订《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劳动关系终止。
三、注意事项
避免单方面终止
单方面终止劳动关系需符合法定情形(如劳动者主动辞职、用人单位依法解除等),否则可能需支付经济补偿。
证据留存
- 续签前应留存沟通记录(如邮件、短信、录音)。
- 若因用人单位原因未续签,需收集证据主张双倍工资差额及违法终止赔偿金。
法律风险防范
- 明确约定“按原条件或更高标准续签”,避免因条件变更引发纠纷。
- 劳动者故意拖延续签时,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并保留证据。
四、补充说明
未及时续签的后果
若用人单位超过30天未续签,可能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
经济补偿计算
经济补偿金基数按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实际应得工资的平均数计算(含奖金、加班费、补贴)。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确保劳动合同续签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降低劳动纠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