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号是考生身份的重要标识,其具体定义和用途如下:
一、考生号的定义
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为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唯一序号,用于标识考生身份信息。该号码在考生报名后生成,与考籍号相关联,贯穿考试、成绩查询、志愿填报、录取等全过程。
二、考生号与准考证号的关系
高考考生:
主要使用 14位高考考生号(含2位年度代码,如2024年为"14")进行全国统一高考相关操作,包括志愿填报、成绩查询等。
其他考试类型:
如中考,考生号可能由身份证号前12位组成(无身份证考生有专用考号)。
三、考生号的核心作用
身份唯一性:
确保每位考生在考试系统中的唯一性,防止身份混淆。
流程关联:
在艺术、体育加试、特殊类型招生、成绩复核、录取通知等环节均需使用。
信息安全:
考生号具有严格保密性,仅考生本人及授权部门可获取。
四、注意事项
若在高校查询录取信息时遇到14位考生号要求,需确保输入的14位考生号与准考证号完全一致。
考生号与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共同构成考生身份的“三重验证”体系。
综上,志愿填报中的考生号即指高考准考证号,是考生身份的核心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