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中的“专业组”是新高考模式下高校招生的基本填报单位,其核心定义和特点如下:
一、定义与构成
基本定义
专业组由招生院校根据专业证书要求、招生特征等条件组合而成,同一组内专业需满足相同选考科目要求。
组成结构
- 一个院校可设置1个或多个专业组,每个组内可包含1-6个相关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
- 组内调剂仅限同一专业组内,考生可选择服从或不服从调剂。
二、填报规则
志愿单位
考生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填报志愿,而非单独填报专业,每个专业组对应1个志愿。
志愿数量
通常可填报35个志愿(不同省份可能有差异),即35个专业组。
三、设置目的
通过将相近专业捆绑,实现“专业+院校”组合填报,便于考生根据专业匹配度选择高校,同时简化志愿管理。
四、注意事项
专业组内专业必须符合统一选考科目要求,不同组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建议采用“三步法”填报:选专业组→选具体专业→选择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