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时所需的号码类型需根据具体场景和省份要求进行区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必备号码类型
考生号
是考生参加考试时由考试机构统一编排的序号,与报考信息一一对应,是志愿填报的核心身份信息。
准考证号
用于考试期间的身份验证,部分高校查询录取信息时可能要求同时提供14位考生号(含年份、行政区划代码等)。
二、其他辅助信息
填报密码
通常为身份证后6位数字(部分省份要求首次登录时修改),用于系统登录和信息验证。
三、注意事项
14位考生号与12位学籍号的区别
- 14位考生号包含年份、国标行政区划代码及顺序号,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学籍管理;
- 12位学籍号(如考生号)仅用于省内学籍管理,高校查询时可能要求完整14位考生号。
不同省份的差异
- 部分省份(如河南省)要求志愿填报时使用14位考生号;
- 其他省份可能仅要求12位学籍号或准考证号,需以本省教育考试院官方说明为准。
特殊情况处理
- 若忘记密码可通过绑定手机号找回;
- 无身份证号考生需使用中考报名时分配的考号。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仔细阅读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志愿填报指南》,确保使用正确的号码类型。若对信息有疑问,可联系当地教育考试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