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形式和审美特征创作的音乐,其核心在于民族文化属性的传承与创新。以下是具体理解:
定义与范围
传统音乐包含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及当代创作,以民族固有方法(如五声音阶、演奏技法)和形式(如器乐、戏曲)为特征,既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也涵盖宗教音乐与宫廷音乐。
与“新音乐”的区别
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在于表现形式和风格,而非创作时间。例如,借鉴西方元素的学堂乐歌或非民族固有形式的现代作品,虽可能属于中国音乐范畴,但不属于传统音乐。
文化内涵与特征
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审美品格与思维习惯紧密相关,如受儒释道思想影响,形成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例如,古典音乐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乐器(如唢呐、琵琶)和曲目(如《百鸟朝凤》)均体现民族特色。
历史传承与多样性
传统音乐历经数千年发展,吸收了各民族及外来音乐元素,形成包容性强的音乐体系。例如,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戏曲音乐等共同构成其丰富内涵。
当代价值
传统音乐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现代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通过教育与传播,其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得以延续,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