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的纳税方式主要分为 查账征收和 核定征收两种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一、查账征收方式
适用条件 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大、财务核算规范、能独立建账的个体户。
纳税流程
- 建账核算: 需设置经营收入、成本、费用等账簿,规范核算营业额。 - 申报纳税
- 税款计算:
-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 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注意事项 - 工资薪金不得在税前扣除,但可扣除42000元生计费用;
- 每月销售额超过3万元需缴税,未达免征额可享受零申报。
二、核定征收方式
适用条件
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无法规范建账的个体户。
纳税方式
- 核定应纳税额: 税务机关根据行业核定月销售额,月销售额≤3万元免征增值税,超过部分按3%征收; - 申报周期
注意事项 - 需定期向税务机关报送经营数据,确保数据真实性;
- 若经营收入波动较大,建议与税务机关协商调整核定额度。
三、其他税费
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2025年现行政策);
附加税费:包括城建税(城区7%、县城5%、其他地区1%)、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1%;
个人所得税:按经营所得缴纳,采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四、申报与缴纳
申报时间:一般需在每月15日前完成季度预缴,次年3月31日前汇算清缴;
申报方式:可通过税务机关官网、办税服务厅或第三方平台(如税控系统)完成;
缴费方式:支持线上扣款或线下缴纳。
总结
个体户应根据自身经营规模和财务能力选择合适的纳税方式,并确保规范核算与及时申报。若存在疑问,建议咨询当地税务机关获取最新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