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登记中月薪的填写,需根据就业状态和地区政策综合判断,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已就业人员
实际月薪 填写当前实际到手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所有收入组成部分。例如:某人月薪8000元(税前),扣除五险一金后实发6500元,仍应填写8000元。
社保缴纳金额
部分平台要求填写个人缴纳的社保金额,需根据实际缴费基数填写。
二、未就业人员
期望薪资范围
填写预计入职后的薪资范围(如6000-8000元),建议结合学校专业、地区消费水平和行业行情综合评估。例如:本科毕业生可参考当地本科群体平均月薪6000-8000元。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若无实际收入或明确期望,可填写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广州1550元/月)。
三、注意事项
税前与税后
填写税前工资,后续可通过薪资结构说明是否包含五险一金。
灵活就业人员
需分别填报每份工作收入,按实际工作时长计算(如小时工资×工作小时数)。
区域政策差异
不同城市最低工资标准不同(如深圳2360元/月),需以当地最新政策为准。
填写规范
- 单位联系人信息需与劳动合同保持一致;
- 若有实习经历,建议在学历层次中选择对应阶段(如本科填"初级员工")。
四、建议流程
确认就业状态:
已就业则填实际收入,未就业填期望范围或最低标准;
市场调研:
通过招聘网站、行业报告了解薪资水平,为期望薪资提供依据;
谨慎沟通:
面试时可将填写的薪资范围作为谈判起点,避免过度追求固定数额。
若对填写内容有疑问,建议咨询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或当地劳动部门,确保信息真实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