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要先了解学生。
通过观察分析,以及问家长和前任老师,了解学生身体状况,有无疾病;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是不是内向、脸皮薄。这样可以避免惩戒方式不当。比如,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罚有哮喘的学生跑步就很危险;对内向的学生公开批评也是不恰当的。
2. 一定先了解家长。与家长沟通,通过交谈,试探家长的态度。还要通过第三方了解家长的为人。这样可以发现哪些家长护犊子,对于这样的家长,尽量不要惩戒他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家长心胸狭窄,不可能站在教育的角度看待老师的惩戒,会揪住一点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不放。
3. 惩戒之前一定要先息火。不要在对学生生气的时候进行惩戒,因为这时候的惩戒往往受情绪影响而失当、加重,甚至有失公允。老师要学会“记账”,先冷处理。这样的好处是,过后可能会觉得不必要惩戒,或是降低惩戒程度,更或是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4. 充分利用集体的舆论。就是先组织学生集体制定班规,当学生违反时,让学生集体讨论怎么惩戒。这样的惩戒,力量更大,而且不会导致老师与被惩戒者的对立,被惩戒学生也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