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复检测法。
也就是询问该项调查的再测信度高吗?该方法,使用同样的问卷,针对同一群体在不同的时间里做两次测量。然后通过两次测量的结果,对他们进行相关性分析或差异分析。如果说,结果越相关,差异越不显著,那么说明问卷的信度越高。不过,这个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时间的间隔会影响到结果。在其他方面都不变的情况下,时间间隔地越长,则测量的信度越低。其次,重复测量有时很难操作,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测量客户对某新产品的态度。然后,第一次的测量会影响到后面的测量。测量的人们会尝试着回忆之前的回答。最后,再测信度的相关性可能会因为被测项目自身的相关性而增大。
② 交错法。通过采用形式不同但是等效的调查表(比如A和B),对同一群体在不同的时间(可以间隔2-4周)进行测量。这两次调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被用于评价问卷的信度。举个例子:大学里,老师出的A卷和B卷,就是交错法的一种形式。如果:这两份问卷的测量结果相同,那么说明测量的可信的;反之,就是不可信的。这个方法也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 两个等效的问卷的构建不仅耗时,也耗钱。第二, 构建出完全等效的两份问卷,这个可操作性太难。
③ 内部一致性信度法。内部一致性,是反映问卷的题目与题目之间的一致性。其测量方法用的多的是计算Cronbach’s alpha”系数。Cronbach’s alpha表示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程度。Alpha的系数值,认为0.7是其可以接受的信度值,不过具体地,还要看调查表的目的,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