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留学推荐信的撰写需要结合学术表现、个性品质和推荐人与申请者的关系,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推荐信结构
开头 - 推荐人基本信息(姓名、职称、联系方式)
- 与申请者的关系说明(如导师、班主任等)
- 认识时间与背景(课程、项目合作等)
主体
- 学术能力: 突出GPA、课程成绩、学术奖项(如奖学金、竞赛获奖)及研究经历 - 个性品质
- 具体事例:用1-2个实例说明申请者的优势,如项目经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
结尾 - 对申请者的综合评价与推荐理由
- 表达对招生官的感谢
二、写作要点
个性化与针对性
- 每封推荐信应聚焦申请者申请的具体项目或学校,突出与目标院校的关联性
- 避免模板化,结合申请者的独特经历和优势进行个性化描述
权威性与可信度
- 推荐人需提供具体数据或事例支撑评价(如成绩排名、奖项名称)
- 学术类推荐信建议由教授撰写,其他身份需说明与申请者的熟悉程度
篇幅与语言
- 通常为1页(300-400字),避免冗长拖沓
- 语言简洁流畅,拼写语法准确,避免使用模糊表述(如"表现良好"改为"成绩优异")
三、补充建议
提前沟通:
1-2个月联系推荐人,提供申请材料(如成绩单、获奖证书),协助其撰写
明确需求:
告知推荐人申请院校和专业,说明推荐信在申请中的重要性
提供辅助:
可提供推荐信草稿或个人陈述补充材料,提升推荐信的说服力
通过以上结构与要点,推荐信将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助力申请者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