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大学生”的数量因朝代和定义不同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汉代太学 - 最早的高等学府,汉武帝时期(前124年)成立,学生人数最多时达3万多人,主要由地方推荐,毕业后多获官职。
清朝科举体系
- 若以现代本科生标准估算,清朝总数约为1.3亿。具体数据为:
- 童生约300万,秀才46万,举人15万,进士2.6万(按1.5亿人口基数推算)。
其他朝代大学士数量
- 唐朝:18位大学士;
- 明朝:160余位大学士,含首辅76任(四殿两阁制度);
- 清朝:满汉各设2人,实际数量较少,后期形成“三殿三阁”体制。
说明:
不同朝代对“大学”的定义不同,汉代太学、清朝科举体系等均属于高等教育机构,但学生规模和选拔方式差异显著;
清朝数据为科举体系中的高级官员数量,与现代大学生概念存在本质区别,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