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考的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录取批次内,考生可填报多个平行院校志愿,录取时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规则进行。具体规则如下:
一、志愿填报模式
分批次设置 普通类录取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四个批次,其中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实行 顺序志愿
模式,本科批和专科批实行 平行志愿模式。
院校志愿类型
专业+院校模式(河北等省份采用):考生填报时需指定院校及专业,按填报顺序录取,前志愿未被录取则跳过后续志愿。
院校+专业组模式(如北京、江苏):考生需在专业组内选择院校,若组内专业未录满且考生服从调剂,可能被调剂至其他专业。
二、核心录取原则
分数优先
按考生高考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分数高的考生优先被录取。
遵循志愿
顺序志愿: 按考生填报的院校顺序依次检索,符合条件则录取,直至填满计划名额。
平行志愿:在分数段内同时检索所有志愿,先匹配分数最高的志愿,若该志愿未被录取则继续检索下一志愿,直至找到匹配项。
一轮投档 一旦考生符合某志愿的投档条件且院校有剩余计划,即被投档,后续志愿不再补档。
三、填报建议
位次优先于分数
必须了解考生在本省的排名位次,结合历年录取数据综合选择。
合理搭配志愿
建议填报“冲、稳、保”三档志愿,避免集中在单一院校或专业。
若选择专业组模式,需关注专业调剂条款,防止调剂到不感兴趣的专业。
参考模拟投档
通过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模拟投档系统,提前熟悉录取规则和院校专业匹配情况。
四、常见误区
分数直接对比: 不同年份分数线不可直接比较,需结合位次分析。 忽略服从调剂
通过以上规则和建议,考生可更科学地规划志愿,提高录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