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失败”的表述,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
一、直接表述
名落孙山
源自唐代孙山的诗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指考试未中第的常用成语。
落榜
指未被录取的直接结果,是高考失败最常见的表述。
二、引申表述
功亏一篑
源自《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比喻接近成功时失败,常用于形容备考接近成功却功败垂成。
前功尽弃
类似“功亏一篑”,强调前期努力因失败而白费。
一败涂地
形容失败严重到无法挽回,虽不专指高考,但可引申为重大挫折。
三、心理状态描述
心若死灰
形容极度灰心丧气,对未来失去信心。
垂头丧气/低头丧气
描绘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状态。
四、社会现象延伸
人生转折点
部分人将高考失败视为人生新阶段的起点,如转行从事其他领域(如音乐、烹饪等)。
总结
“高考失败”无统一称谓,既包含客观结果(如落榜、分数未达预期),也涉及主观心态(如灰心、沮丧)。不同语境下,人们会用“名落孙山”“落榜”等成语描述结果,用“功亏一篑”等比喻过程,而心理状态则可用“心若死灰”等词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