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同分时的排序规则因省份政策差异较大,但综合多省最新政策,主要排序原则如下:
一、整体排序规则
分数优先 所有考生按文化课成绩(语文/数学)从高到低排序,分数高的考生优先录取。
遵循志愿
同分考生按志愿填报顺序依次投档,志愿顺序靠前的考生优先被录取。
科目标签匹配
投档时需匹配考生填报的选考科目组合(如物理/历史),若科目相同则进入下一轮比较。
二、具体科目比较顺序
文史类考生
- 第一优先级: 语文成绩 - 次优先级
- 第三优先级:外语成绩
- 后续科目:文科综合成绩。
理工类考生 - 第一优先级:
数学成绩
- 次优先级:外语成绩
- 第三优先级:语文成绩
- 后续科目:理科综合成绩。
三、特殊处理原则
并列位次
若总分、单科成绩均相同,则视为并列位次,按志愿顺序投档。
政策差异
- 部分省份(如陕西省)在文化课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先比较语文+数学两科总和,再比较单科最高分,最后是外语成绩。
- 其他省份可能采用类似但略有差异的规则,例如河北省在平行志愿中只要符合条件则全部录取。
特殊类型考生
-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需根据省级教育考试院的具体规则排序,通常与普通类考生分开排列。
四、示例说明
假设有两位考生A、B同分且总分相同:
考生A(文科):语文120分,数学110分,外语100分,文科综合90分
考生B(理科):数学120分,语文110分,外语100分,理科综合90分
此时,考生A会优先于考生B录取,因为语文成绩A更高。
总结
高考同分录取以文化课成绩为核心,文科优先语文、数学,理科优先数学、语文。具体细则需结合考生所在省份的招生政策,建议考生关注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官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