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电子档案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基础信息模块
考生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民族、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身份识别信息。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
由中学或市、县招办组织评价,反映考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等综合素养。
二、学业能力证明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包含必修科目成绩(由省教育考试院直接录入)及外省借读考生的会考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转换。
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实验省份要求)
新课程改革省份需提供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三、健康与志愿信息
体检信息
由市、县招办统一组织体检并上传报告,包含身高、视力、色盲等身体条件是否符合高校要求。
志愿信息
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及录取规则等志愿内容。
四、成绩与诚信记录
高考成绩信息
包括各科成绩、排名及成绩有效期内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诚信记录
涵盖考试违规、招生环节违规等行为的处理结果。
五、其他重要信息
学籍号与考生号: 用于关联学籍和考试信息。 投档轨迹与录取状态
注意事项
电子档案需与纸质材料(如报名登记表、体检表)保持内容一致,且所有信息需真实、准确、完整。高校在录取时将依据档案综合评估考生是否符合录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