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考的科目设置因地区政策存在差异,但综合多来源信息,其核心模式和科目构成如下:
一、科目设置模式
"3+3"模式为主流 多数省份采用"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
"3+1+2"模式试点
部分省份(如广东)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物理或历史(二选一):"2"为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选2门。
二、具体科目构成
必考科目
- 语文: 全国统一命题,满分150分 - 数学
- 外语:含笔试和听力,满分150分(部分省份听力与笔试合并)
选考科目 考生需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中选3门,满分300分(按等级分计入总成绩)。例如:
- 文科方向:政治、历史、地理
- 理科方向:物理、化学、生物
三、考试时间与分值
总成绩:
750分(语数外3科150分+3门选考科100分+1门等级考100分)
等级分转换: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满分100分
四、其他说明
外语考试:听力与笔试合并,通常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
录取方式:结合志愿填报录取,部分省份按分数段划线
建议考生关注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文件,以确认具体科目安排及备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