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的坦克数量约为 200余辆,具体组成和背景如下:
主要装备类型 - T-34中型坦克:
志愿军的主要坦克类型,共装备约215辆,分为T-34/85和T-34/70两种型号。
- IS-2重型坦克:较少见,主要用于攻坚任务,具体数量未明确提及。
- ISU-122自行火炮:部分坦克编队配备,用于火力支援。
编制与规模
- 共有3个坦克师和多个独立坦克团参战,坦克总数不足美国军队的15%。
- 按编制换算,志愿军坦克数量约为美军坦克营的3倍(1个坦克团30辆,美军1个坦克营约60辆)。
性能与战果
- T-34/85坦克采用倾斜式装甲和85毫米炮管,主炮射程达1000米,可击穿105毫米厚装甲,性能接近美军同期坦克。
- 在战斗中,志愿军坦克以灵活机动和顽强意志著称,例如1950年11月3日创纪录潜伏17天,击毁美军2辆坦克。
补充说明
- 部分资料提到志愿军还装备了约100辆T-34坦克(含后期改进型号),但这一数据与主流记载存在差异。
- 与美军相比,志愿军坦克在数量上仍显不足,但凭借高机动性、顽强防御和战术创新,仍取得显著战果。
综上,志愿军出国的坦克以T-34为主,总数约200余辆,虽规模较小,但性能均衡且实战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