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高考的科目设置和分数结构如下:
一、整体结构
分科模式 实行"大文大理"分科体系,考生分为四大类:
- 理工科:语文、数学(各120分)、物理、化学、政治、生物(物理/化学/生物70分)
- 文科:语文、数学(各120分)、政治、历史、地理、外语(政治/历史/地理70分)
- 外语类:语文、数学(各120分)、政治、历史、地理、外语(含口试)
- 体育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生物+体育术科
总分标准
- 理科:710分(数学120+语文120+物理/化学/生物70+其他100)
- 文科:640分(数学120+语文120+政治/历史/地理70+其他100)
- 外语类:750分(语文/数学150+政治/历史/地理70+外语150+口试100)
二、具体科目与分值(以河南省为例)
理科科目
- 数学:120分
- 语文:120分
- 英语:100分
- 物理:100分
- 化学:100分
- 政治:100分
- 生物:70分
- 附加题: 20分(如数学或物理) 文科科目
- 数学:120分
- 语文:120分
- 英语:100分
- 政治:100分
- 历史:70分
- 地理:70分
- 外语:100分
三、其他说明
录取情况:1988年全省考生约272万,录取67万,分为专科、本科、大中专三个层次
分数构成差异:部分省份(如山东)存在20分附加题,但未在搜索结果中明确提及
以上信息综合自河南省、山东省等地的高考科目设置及分数结构,其他省份可能存在细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