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中“标记卷”的认定,综合搜索结果信息整理如下:
一、标记卷的认定标准
禁止出现的内容 卷面上出现考生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可识别个人信息,或与阅卷人员存在关联的标记(如签名、画圈等)。这些信息可能通过扫描或人工识别被判定为考生本人作答。
与答题无关的标记
包括在答题区域外绘制图形、符号,或用特殊笔触(如涂改液、折角、画圈等)做标记,尤其是用于标注重点词汇或阅读辅助的标记。即使是无意划痕,若被判断为故意行为,也可能导致成绩无效。
使用违规工具
除规定的黑色字迹外,使用修正液、涂改带、折角等非规范工具修改答案,可能被认定为故意标记。
二、常见违规行为示例
个人信息泄露: 在答题卡边缘定位块、试卷空白处书写姓名、考号等。 答题辅助痕迹
卷面污秽:因涂改过度导致卷面模糊,影响机器扫描。
三、处理结果
取消成绩:若被认定为故意标记,该科成绩将直接取消。
其他后果:可能伴随纪律处分,影响大学录取及未来升学机会。
四、注意事项
规范答题:使用黑色字迹在指定区域内作答,避免涂改。
避免侥幸:即使未直接泄露信息,非规范标记仍可能被判定为故意行为。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具体认定以当年《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考场规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