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需要填写的号码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使用:
一、主要填写项:考生号
定义与用途 考生号是考生在高考报名时获得的全国统一14位数字编码,用于高考报名、考试、成绩查询、录取等全流程身份识别。
填写要求
- 由考试机构统一分配,考生需确保与身份证号前6位一致;
- 若考生号由报名点提供,需准确复制;若系统自动获取,需检查是否与身份证号匹配。
二、辅助填写项:报名序号
与考生号的区别
报名序号是考生在报名时获得的12位数字序列,主要用于成绩查询等环节,与14位考生号存在位数差异。
使用场景
- 部分高校在录取信息查询时可能要求同时提供考生号和报名序号;
- 若忘记密码,可通过报名时预留的手机号找回账号(初始密码通常为身份证后6位)。
三、其他注意事项
账号登录: 志愿填报系统账号通常为考生号或身份证号,建议妥善保管; 地区代码差异
信息核对:若发现考生号或报名序号错误,需联系省级教育考试院核实。
建议以当地教育考试院发布的《高考报名指南》为准,不同省份可能存在细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