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分段模式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调整,其核心特点包括 录取批次合并与分段录取机制,具体如下:
一、录取批次设置
批次结构调整 新高考将普通类录取批次合并为本科批次,不再区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仅保留本科提前批次、本科批次、高职(专科)提前批次和高职(专科)批次四个层级。例如云南省2025年设置提前本科A、B、C、D四段,本科批次分A、B两段。
特殊类型招生单独设置
艺术类、体育类等特殊类型招生仍保持独立批次,艺术类以文化成绩为基准,体育类则根据专业特点单独划线。
二、分段录取机制
分段标准
- 一段: 按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作为优质高校和热门专业的录取参考线。 - 二段
- 三段:剩余招生计划,录取竞争压力最小。
录取流程 - 第一阶段:
一段线上填报本科志愿并录取,未录取考生进入二段填报专科志愿。
- 第二阶段:二段线上填报本科剩余志愿和专科志愿并录取。
- 第三阶段:三段线上仅填报专科志愿。
分数段定位 - 高分段:
约10%考生,分数较高,可冲击一流大学。
- 中分段:约60%考生,可报考一般本科或专科院校。
- 低分段:约30%考生,录取机会较少。
三、其他说明
志愿填报单位变化: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设置招生计划,考生需结合兴趣与专业匹配度填报。
录取原则:同一分数段内按志愿优先级投档,若分数相同则按位次录取。
注意:不同省份具体划分标准可能略有差异,例如一段线计算公式为“招生计划数/1.2”,二段线为“(本科+专科计划数)/1.1”,需以本省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