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图书室管理需通过规范制度、强化服务、保障安全等多方面措施实现高效运作,具体如下:
一、管理制度规范
基础管理流程
- 建立财产登记、分类登记、注销登记三种账册,确保藏书室、阅览室账物相符。
- 新书验收后需在两周内完成分类、编目、上架,旧书定期剔除破损或低借阅率书籍。
借阅制度执行
- 严格区分工具书、教学图书等借阅规则(如工具书仅限查阅,教学图书每次不超过5本,借期两周)。
- 逾期未还需停借一个月,遗失书刊按原价2-5倍赔偿。
二、服务与资源管理
读者服务优化
- 简化借还书手续,提供热情指导,维护安静阅览环境。
- 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推荐优秀书籍并培养学生图书员。
藏书质量提升
- 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制定科学选购标准(复本量合理、内容实用)。
- 定期组织学生修补图书,增强爱护意识。
三、安全与维护保障
安全措施落实
- 建立防火、防盗、防潮等“六防”体系,离岗前检查门窗电闸。
- 贵重文献需领导审批外借,破损书籍及时修补。
设施设备管理
- 定期维护阅览设施,损坏报修并追责责任人。
- 保持室内整洁,督促读者遵守秩序(如禁止吸烟、乱贴乱画)。
四、人员与监督机制
管理员职责强化
- 管理员需定期培训业务知识,提升管理能力。
- 建立图书管理员会议制度,解决实际问题。
监督与考核
- 通过借阅率、流通率等数据评估管理效果。
- 对违规行为(如逾期不还、损坏图书)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