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学生请假管理的综合管理方案,结合权威信息整理而成:
一、请假分类与审批权限
病假 需提供学院医务室或县级以上医院诊断书,按以下流程办理:
- 学生提交书面申请 → 班主任审核并与家长沟通 → 年级主任/政教处审批 → 学院备案。
事假
原则上禁止请事假,特殊情况需家长与班主任沟通后酌情批准。
其他特殊事项
如公假、大型考试等,需提供相关部门证明,按天数分级审批(1-3天:辅导员;3-5天:辅导员+学工负责人;5天以上:辅导员+学工负责人+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
二、请假流程规范
书面申请
学生需填写《学生请假条》,注明请假类型、时间、原因及联系方式,班主任初步审核。
多级审批
- 病假:班主任→年级主任/政教处→学院备案;
- 事假/其他:辅导员→学院(校区)→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
家长确认
通过电话或面谈确认请假事由,特殊情况下可先电话申请,事后补交材料。
销假手续
学生返校后需在24小时内到辅导员处办理销假登记,逾期未销假扣除操行分。
三、日常管理措施
严格限制请假次数:
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期间禁止请假,特殊原因需报分管校长审批。
规范请假时间:
- 正常教学日:12:00-12:30、17:30-18:10期间请假需班主任审批;
- 长期请假:超过1学期上课时间的1/3(6周)需办理休学手续。
强化教学管理:
- 课堂签到与考勤挂钩,连续旷课超过2天按旷课处理;
- 实习、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原则上不批准请假,特殊情况需提前报备。
四、监督与改进
定期检查:
教务处/学生处定期抽查请假记录,确保流程合规;
反馈机制:
设立意见箱,收集学生对请假管理的建议,及时调整制度。
通过以上措施,既能保障学生权益,又能维护教学秩序,确保学校管理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