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高考政策以"3+1+2"模式为核心,结合全国统一考试与分省选考科目,具体特点如下:
一、考试模式与科目设置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使用原始分计入总成绩,每科满分150分。
分省选考科目
- 模式结构: 考生需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作为首选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 组合方式
二、分数计算方式
总成绩计算:3门统考科目原始分×150分 + 2门选考科目等级换算分×100分 = 750分。
等级赋分制: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具体等级划分由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制定。
三、改革重点与趋势
科目调整 - 部分省份(如山西、内蒙古等)自2025年3月起全面实施新高考,采用"3+1+2"模式。
- 中医学等部分专业将不再限制选考物理或历史科目。
考试形式创新
- 部分省份将推广笔试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增加实验操作、编程等实践性科目,以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公平性保障
- 实施专项计划,支持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进入优质高校。
- 加强对"高考移民"和学籍造假的打击,维护招生秩序。
四、其他说明
考试时间: 每年6月7-8日进行,部分省份考试时间可能延长至3天。 录取规则
以上政策自2014年起逐步推广,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有23个省份实施新高考模式,覆盖超百万考生。考生需关注本省教育考试机构发布的最新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