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3+1+2”模式是指在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基础上,考生需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作为必考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选考科目,最终形成3+1+2的科目组合。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科目构成与分值设置
统考科目 -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150分,共450分。
选考科目
- 物理/历史: 1门,按原始分计入总分。 -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
- 总分:750分。
二、选科策略与优势选择
科目组合特点 - 文理分科取消:
物理和历史为新增的文理分科科目,考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
- 学科组合灵活性:考生可在4门选考科目中自主搭配,满足不同专业需求。
优势科目选择建议 - 物理+化学/生物:
适合逻辑思维强、对工科或理科专业有意向的考生。
- 历史+政治/地理:适合文科倾向考生,部分高校对文科组合有专项计划。
- 关注高校专业要求:如医学类优先选生物,财经类侧重数学等。
三、录取方式
本科院校: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结合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录取。
高职专科院校:继续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
四、与旧高考的区别
| 维度 | 旧高考| 新高考3+1+2模式|
|------------|-----------------------|-------------------------------|
| 科目数量 | 文理分科(理综/文综) | 文理分科+3门选考科目 |
| 分值计算方式 | 全部科目原始分相加 | 统一科目150分+选考科目等级分(共350分) |
| 选科灵活性 | 固定文理组合 | 自主选择科目组合 |
| 录取模式 | 专业批次录取 | 平行志愿+综合素质评价(本科)/专业志愿(高职) |
五、注意事项
部分省份(如上海、浙江)已实施该模式,其他地区正在推进中,需关注本省最新政策。
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学科优势和职业规划进行选科。
以上信息综合了新高考政策文件及权威解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