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和变化如下:
一、考试模式创新
"3+3"科目组合模式 改革后采用"3+3"模式,考生需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组合方式达20种以上。这一模式突破了传统文理分科限制,更注重学生兴趣与特长的匹配。
考试时间调整
统一高考安排在每年6月7-8日,等级性考试(6门选3门)安排在6月9-10日进行。
二、录取机制变革
"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方式
以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参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现"分数+素养"的综合评价体系。
批次合并与顺序调整
- 本科批次仅设本科提前部分和本科普通部分,原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A批,原本科三批改为本科B批。
- 本科提前部分优先录取体育类、地方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再录取本科普通部分。
志愿填报方式改革
以"院校专业组"为基本单位,考生需根据所报院校的专业组科目要求填报志愿,实行"一档多投、多元录取"模式。
三、政策配套与优势
竞争压力降低
考生人数较少(近年约7万人),竞争压力显著低于人口大省,录取率相对较高。
试卷难度与分数转换
使用全国高考二套卷,难度适中;分数转换制度使考生在较难科目中能获得更高转换分。
教育资源倾斜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支持高校特色发展,如建立全员导师制、生涯规划教育等。
四、其他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 通过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 户籍与人才落户政策
总结
海南高考改革通过科目组合优化、录取机制创新、志愿填报改革及配套政策支持,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格局,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同时为高校选拔多元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