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的填表工作主要包括 考场内信息核对和 志愿填报两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考场内最后确认(考试结束前)
填写个人信息 在答题卡和试卷上需填写:
- 县市考区
- 所读学校
- 准考证号
- 身份证号
- 姓名
- 考室号
- 座位号
- 考试科目
- 签名
注意事项
- 所有信息需与身份证、准考证完全一致,建议提前校对;
- 答题卡需规范填涂,避免涂写错误导致成绩无效。
二、高考后重要资料准备
成绩相关材料
- 成绩单: 包含各科成绩,是填报志愿的核心依据; - 身份证复印件
- 毕业证书复印件:部分院校可能要求。
志愿填报材料 - 志愿填报表:
需填报第一、二、三志愿院校及专业;
- 目标院校资料:包括招生计划、录取规则、就业前景等;
- 学籍证明:部分院校要求提供在读证明。
其他必备文件 - 户口本:
部分院校或专业可能需户籍信息;
- 考生信息表:包含教育经历、获奖情况等。
三、时间安排建议
成绩查询后:优先核对成绩单、身份证等材料;
志愿填报阶段:通常在成绩公布后开始,截止日期因省份而异;
填报志愿后:保留所有材料备查,及时联系院校确认录取结果。
四、注意事项
所有材料需妥善保管,避免丢失影响录取;
填报志愿前建议咨询学校或老师,熟悉本地招生政策;
答试期间保持心态平稳,避免因时间紧张导致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