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录取信息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传输的关于学生申请学校录取状态和结果的相关数据。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核心内容构成
基础信息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如高中成绩、学历证书)、志愿填报信息等。
综合评估结果
涵盖考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面试表现、加分项等。
录取状态标识
通过特定代码或状态显示录取流程进展,例如:
- 正在投档: 考生分数达校线,档案已发送至院校但尚未接收; - 院校在阅
- 预录取:院校拟录取考生,需省级教育考试院审核通过;
- 录取:考生被正式录取,录取结果生效;
- 预退档:因不符合录取条件或考生主动放弃被退档;
- 自由可投:完成所有录取流程后,考生可填报其他志愿。
二、信息传输流程
数据采集 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提交申请材料,系统自动生成电子档案并存储在省级教育考试院服务器。
分省/院校处理
- 省级教育考试院将考生档案传输至高校;
- 高校通过专用系统调阅档案,结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进行初步筛选。
状态更新与反馈
- 录取过程中,考生可通过系统查询实时状态(如"院校在阅"、"预录取"等);
- 录取结果最终通过短信、邮件或系统通知反馈给考生。
三、信息用途
入学依据: 作为考生被高校录取的官方凭证,用于办理入学手续; 后续服务
四、注意事项
不同省份、院校的录取规则可能存在差异,需以本省《招生专业目录》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
网络信息安全需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避免泄露。
以上信息综合了全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的通用流程及状态标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