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源综合分析,古代各朝代进士一年录取人数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一、总体趋势
唐朝 平均每次录取约27人,最多一次56人(天宝12年),最少一次12人(大历12年)。
宋朝
- 北宋: 平均每次录取约170人(118次科举共录取2万余人)。 - 南宋
明清时期 - 明朝:
平均每次录取约281人(89次科举共录取2.5万人),最多一次472人(永乐二年),最少一次31人(洪武二十四年)。 - 清朝:平均每次录取约240人(112次科举共录取2.68万人),按年份平均约100人。
二、关键数据对比
最高峰:唐朝天宝12年(56人)、明朝永乐二年(472人)。- 最低谷:唐朝大历12年(12人)、清朝洪武二十四年(31人)。- 清代平均:每科录取约240人,全年约100人。
三、补充说明
录取标准:明清时期以“三甲”划分,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如光绪癸卯科共360人)。- 官员需求:明清进士年均需更新约150人(按30年任期计算),远超科举录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