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录取征集志愿的情况,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征集志愿的触发条件
生源不足 高校在首轮投档时,因考生填报人数未达招生计划而产生缺额。例如某校计划招生5人,但实际仅收到4份有效档案,则需通过征集志愿补录。
超退(超额退档)
高校计划招生100人,按110%调档比例录取110人,但实际因考生不服从调剂、身体条件不达标等退档人数超过10%(如15人),导致计划无法完成。
追加计划
高校在完成原定招生计划后,因新增招生计划(如协调其他省份生源)而产生缺额。
二、征集志愿的流程与规则
公布缺额
省级招办在首轮投档结束后,统一公布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及专业缺额,通常通过官方渠道发布。
考生填报
未被录取且符合征集志愿条件的考生可填报,需注意:
- 已被录取考生及不符合本批次条件的考生无法参加;
- 第二类和第三类缺额计划需达到原投档最低分数线及位次。
录取原则
- 第一类缺额: 无分数限制,达到控制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 - 第二类和第三类缺额
- 若考生在征集志愿中再次未被录取,将参与下一批次的录取。
三、注意事项
时间节点:征集志愿通常在首轮投档后、本科批录取前进行,具体时间由省级招办统一安排;
信息确认:考生需关注省级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调整通知,及时调整志愿填报策略。
通过以上机制,征集志愿有效补充了平行志愿的不足,提高了考生录取机会和志愿填报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