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汉字中常被认为较难书写或理解的汉字分类及示例,综合多个来源整理:
一、结构复杂类
龘(dá) - 由“龙”和“牙”组成,意为“龙腾飞”,共51画,结构包含多个相同部首,书写需注意笔画顺序。
鱻(xiān)
- 24画生僻字,指鲜鱼,由3条鱼形符号组成,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极低。
鬲(gé)
- 古代礼器,形状似鼎,共24画,结构对称且包含多个象形元素。
二、笔画繁多类
簸(bǒ)
- 14画,指簸箕,需掌握复杂笔顺和部件组合。
齉(nàng)
- 36画,表示鼻音,书写时需注意鼻孔与口部的协调。
齾(yà)
- 35画,指缺齿,结构复杂且笔画繁多。
三、生僻字类
舙(huà)
- 10画,古同“话”,用于“播弄是非”,字形与现代汉字差异较大。
骉(biāo)
- 11画,本义为众马奔腾,现多用于书面语。
氾(fú)
- 12画,古同“福”,字形包含“礻”与“发”的组合。
四、异体字/古字类
粗(cū)
- 异体字为“麤”,由“鹿”和“犬”组成,形象表达“粗暴”含义。
诗(shī)
- 古字为“禦”,写作“禦”时需注意繁复结构。
祁(qí)
- 古同“其”,写作“祁”时包含“禾”与“其”的组合。
五、发音相近类
龙(lóng)与聋(lóng)
- 仅差一点,需注意区分。
难(nán)与南(nán)
- 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易混淆。
总结:
以上汉字的难度主要源于结构复杂性、笔画繁多、生僻性或发音相近。若需系统学习,建议从结构拆解和笔画练习入手,结合字典工具辅助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