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起初汉字叫什么”的问题,综合现有资料可归纳如下:
一、最早汉字的形态与起源
1. 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系统,距今约3400年,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主要用于占卜记录;
2. 金文(钟鼎文)是继甲骨文后的重要汉字形式,主要出现在商周时期,但关于其是否早于甲骨文存在争议;
3. 陶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约公元前4800-前4300年),但尚未形成完整文字系统。
二、表示“起初”含义的汉字
1. 常见汉字:一、元、初、首、始、头、起、肇、俶(四声);
2. 文言文特殊表达:始、伊始、初、之初。
三、总结
最早的汉字系统为甲骨文,但具体字形需结合实物考古发现;
陶文作为更早的符号系统,尚未发展为成熟文字;
表示“起初”含义的汉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有体现,如“初”“始”等。
注:由于汉字起源涉及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不同学术观点仍存在争议,建议结合多来源资料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