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是一个象形汉字,其字形和含义如下:
一、字形演变
甲骨文与金文 最早见于甲骨文,字形像树枝上垂下的花实或叶子,是典型的象形文字。
小篆与楷书
小篆字形保留了象形特征,楷书则在此基础上定型,成为后世书法和印刷的标准字形。
其他古文字形式
包括楚系简帛文字、秦系简牍文字等,均沿用象形结构演变而来。
二、基本含义
本义
指植物的花或花苞,如“花朵”“花骨朵”。
引申义
- 动词:如“朵颐”(指动腮颊咀嚼,如“他正朵颐大餐”)。
- 姓氏:较为少见,如“朵氏家族”。
量词
用于修饰成团的事物,如“三朵花”“一朵云”。
三、结构特点
部首与结构: 部首为“木”,属于上下结构,拆分后包含“木”和“几”。 笔画与编码
四、文化内涵
在古代文献中,“朵”还指禾穗下垂的样子,后泛指植物枝叶花实的整体形态。
作为量词使用时,常与数词结合,如“两朵花”“满园春色”。
综上,“朵”是一个兼具象形特征与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其演变历程体现了汉字从图画到规范的发展脉络。